词典a>成语词典一心一德一心一德的故事

一心一德的成语故事


一心一德

拼音yī xīn yī dé

基本解释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出处《尚书 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一心一德的典故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手下的官员都是离心离德,军心涣散。周武王联合西部的八个诸侯,集结4万兵力,亲自率军渡过黄河征讨纣王。在出发前的誓师会上,他发表演讲《泰誓》,表示“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心一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识文断字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
老实巴交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惨不忍睹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习非成是 西汉 扬雄《法言 学行》:“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自己人 钱钟书《围城》:“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通都大邑 唐 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古色古香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指天誓日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语重心长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民不畏死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