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时务的成语故事

拼音bù shí shí wù
基本解释不识:不认识;务:事务;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结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不识时务的典故
东汉末年,名士孔融恃才傲物,经常讥讽、反对曹操。他写信嘲笑曹操攻打乌恒、平定边镇之乱;写文反对曹操提出的禁酒尚俭的生活作风。曹操很恼火,又因为孔融名气较大,不便下手处罚他。后来曹操当上汉献帝大将军及丞相,实际操纵了中央政权。孔融不满于曹操的篡位,又百般反对。曹操终于借故将孔融满门抄斩。东汉的荀悦在编著《汉记》时,称孔融的行为“不识时务”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识时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
全科人儿 | |
有胆有识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
生龙活虎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
炙手可热 | 唐 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
苦思冥想 | 巴金《创作回忆录 关于<激流>二》:“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写得快,说我‘粗制滥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
人心归向 | 《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
仁义道德 |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
野没遗贤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爷爷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个朝无幸位,野没遗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