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a>成语词典前危后则前危后则的故事

前危后则的成语故事


前危后则

拼音qián wēi hòu zé

基本解释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犹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


前危后则的典故

晋朝时期,前秦国国王苻坚召集群臣饮酒,席间要求尽兴而醉,并行酒令。以秘书监朱彤为正,秘书侍郎赵整应酒令作《酒德之歌》:“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前危后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混淆是非 清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反复无常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丑声远播 《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挥霍无度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因为儿子豹英一向挥霍无度,不敢交与他。”
大惑不解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结党营私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
昂首挺胸 《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止于至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姹紫嫣红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挖空心思 清 俞万春《荡寇志》:“今此贼挖空心思,用到如许密计,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