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武之地的成语故事

拼音yòng wǔ zhī dì
基本解释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出处《晋书 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
用武之地的典故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投降曹操,刘备不忍心拿下荆州就只好去东吴联合孙权。诸葛亮在柴桑劝说孙权,说刘备考虑同刘表的关系才落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希望孙权能够与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用武之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有两下子 | 欧阳山《三家巷》:“蒋介石这个角色还是有两下子的。” |
敌众我寡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
艺高人胆大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
同病相怜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将计就计 |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玩世不恭 |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蹑手蹑脚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周瑞家的会意,忙着蹑手蹑脚的往东边屋里来,只见奶奶拍着大姐儿睡觉呢。” |
成竹在胸 |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