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a>成语词典高躅大年高躅大年的故事

高躅大年的成语故事


高躅大年

拼音gāo zhú dà nián

基本解释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17章:“虽高躅大年,不复劳以朝请,而国有大故,当就咨询。”


暂未找到成语高躅大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高躅大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舍安就危 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延州逼近贼锋,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虽古人不逮也。”
扬眉吐气 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居重驭轻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轻之势。”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结党营私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
高步阔视 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惹事生非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不得而知 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暴取豪夺 宋 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倦鸟知还 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