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之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例子宋·胡继宗《书言故事·父母》:“子承父教,云诗礼之训。”
基础信息
拼音shī lǐ zhī xùn
注音ㄕ ㄌ一ˇ ㄓ ㄒㄨㄣˋ
繁体詩禮之訓
感情诗礼之训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子女遵从父母的教诲。
近义词诗庭之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倒背如流(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户限为穿(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悲不自胜(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天下为一(意思解释)
※ 诗礼之训的意思解释、诗礼之训是什么意思由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鬼哭神嚎 |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