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冠李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出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例子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徽绳。《梁书·王僧孺传》
基础信息
拼音zhèng guàn lǐ xià
注音ㄓㄥˋ ㄍㄨㄢˋ ㄌ一ˇ ㄒ一ㄚˋ
感情正冠李下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正冠纳履、整冠纳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胸无大志(意思解释)
- 春风化雨(意思解释)
- 放牛归马(意思解释)
- 五花大绑(意思解释)
- 南辕北辙(意思解释)
- 堂堂一表(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出头露面(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亲上成亲(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正冠李下的意思解释、正冠李下是什么意思由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动天地,感鬼神 | 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节用裕民 |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
同病相怜 |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