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尸走肉
词语解释
行尸走肉[ xíng shī zǒu ròu ]
⒈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肉体。活死人。比喻庸碌无能,无所作为的人。
例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晋·王嘉《拾遗记》
英a walking corpse——one who vegetates;
引证解释
⒈ 见“行尸走肉”。
⒉ 比喻徒具形骸,庸碌无为,毫无生气的人。
引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任末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成帝六》:“张禹 之初,与 王根 异也,犹有生人之气也;虑及子孙而行尸走肉,遂祸人之宗社,冒万世之羞。”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七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难道你我就没有责任吗?都象你这样,那 中国 四万万人,就等于四万万行尸走肉啦。”
⒊ 比喻精神贫乏,徒有形体的反动分子。
引峻青 《不尽巨涛滚滚来》:“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其表的行尸走肉而已。”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五章:“那个出卖灵魂者,只能做为一个行尸走肉继续存在于世而已!”
亦作“行尸走骨”、“行尸走肉”。 《云笈七籤》卷六十:“虽位极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刘文恪》:“此等行尸走肉,亦復想啗我金耶?”
国语辞典
行尸走肉[ xíng shī zǒu ròu ]
⒈ 会走动却没有魂魄的躯体。比喻一个人徒具形骸,缺乏生气,庸碌无为。晋·王嘉也作「行尸走骨」、「行尸视肉」、「走骨行尸」、「走肉行尸」。
引《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谫劣无能,谓之行尸走肉。」
近酒囊饭袋
最近近义词查询:
盟主的近义词(méng zhǔ)
平民的近义词(píng mín)
接触的近义词(jiē chù)
大众的近义词(dà zhòng)
开启的近义词(kāi qǐ)
商店的近义词(shāng diàn)
奋勇的近义词(fèn yǒng)
察看的近义词(chá kàn)
作业的近义词(zuò yè)
起点的近义词(qǐ diǎn)
巡回的近义词(xún huí)
年青的近义词(nián qīng)
手脚的近义词(shǒu jiǎo)
拷打的近义词(kǎo dǎ)
梓里的近义词(zǐ lǐ)
过程的近义词(guò chéng)
路过的近义词(lù guò)
命运的近义词(mìng yùn)
教员的近义词(jiào yuán)
斤斤计较的近义词(jīn jīn jì jiào)
怎么的近义词(zěn me)
撮合山的近义词(cuō hé shān)
技艺的近义词(jì yì)
大约的近义词(dà yuē)
鬼鬼祟祟的近义词(guǐ guǐ suì su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mù chù目触
- gǔ jié骨节
- mìng shāng命觞
- hé cháng何尝
- zhī cháng知常
- dì fāng zhì地方志
- tǎo dǎ chī讨打吃
- jǐn còu紧凑
- zhuān zhǔ专主
- zào fǎng造访
- gǒu dōng xī狗东西
- zhí fāng shì职方氏
- rèn mìng zhuàng任命状
- bì bù kě shǎo必不可少
- chū shēn出身
- shǔ cǎo gǎo属草稾
- fǎn fǎn fù fù反反复复
- yuè guāng月光
- kǒu kǒu shēng shēng口口声声
- zhēn jì真寂
- lǐ zhài理债
- mìng tǎo命讨
- zhú jī yīng biàn逐机应变
- hé bào合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