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莽

词语解释
卤莽[ lǔ mǎng ]
⒈ 粗率冒失,不郑重。
例不宜卤莽。——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英hot-headed; rash; rough; rude;
⒉ 指荒草,也指荒芜。
英waste;
引证解释
⒈ 荒地上的野草。
引《文选·扬雄<长杨赋>》:“夷阬谷,拔卤莽。”
李善 注:“卤莽,卤中生草莽也。”
引申为荒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厌倦烦剧,府事多卤莽不治。”
宋 沉括 《润州金山二使君祠堂记》:“予犹记其室庐,略皆卤莽,非若今之严焕也。”
⒉ 粗疏;鲁莽。卤,通“鲁”。
引唐 杜甫 《空囊》诗:“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 君实 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
清 黄遵宪 《冯将军歌》:“将军卤莽不好谋,小敌虽勇大敌怯。”
⒊ 苟且;马虎。
引唐 皇甫湜 《制策一道》:“怙众以固权位,行贿以结恩泽,因循卤莽,保持富贵而已。”
宋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至于百工小民之事,皆有可观,不若今世之因循卤莽。”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下》:“不然,始失于因循,终失于卤莽。”
⒋ 大略;隐约。
引唐 陆羽 《茶经·造》:“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鞾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襜然。”
唐 白居易 《浔阳秋怀赠许明府》诗:“卤莽还乡梦,依稀望闕歌。”
唐 韩偓 《效崔国辅体》诗之三:“酒力滋睡眸,卤莽闻街鼓。”
国语辞典
卤莽[ lǔ mǎng ]
⒈ 粗鲁、莽撞。也作「鲁莽」。
引《文明小史·第九回》:「本来府大夫做的也忒卤莽些,要捐地方上的钱,也没有通知我们一声。」
近冒昧 冒失 莽撞 粗莽 粗鲁
最近近义词查询:
时时的近义词(shí shí)
寂静的近义词(jì jìng)
查访的近义词(chá fǎng)
黄昏的近义词(huáng hūn)
如期的近义词(rú qī)
当今的近义词(dāng jīn)
十足的近义词(shí zú)
不平的近义词(bù píng)
专心的近义词(zhuān xīn)
布衣的近义词(bù yī)
开辟的近义词(kāi pì)
风度翩翩的近义词(fēng dù piān piān)
数目的近义词(shù mù)
礼物的近义词(lǐ wù)
保险的近义词(bǎo xiǎn)
精心的近义词(jīng xīn)
出售的近义词(chū shòu)
愤怒的近义词(fèn nù)
应用的近义词(yìng yòng)
战争的近义词(zhàn zhēng)
合谋的近义词(hé móu)
提纲的近义词(tí gāng)
周围的近义词(zhōu wéi)
会面的近义词(huì miàn)
自食其力的近义词(zì shí qí l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méi gān cài梅干菜
- lěng shí冷食
- yì zū shí shuì衣租食税
- xīng huà bù兴化部
- yuǎn dōng远东
- lǐ lǎo里老
- xiāng huā香花
- yào jǐn要紧
- sōng tǔ松土
- zòu cǎo奏草
- duō huì ér多会儿
- yī huì jiā一会家
- dōng lín东林
- zhòng tóng重同
- gǒu dōng xī狗东西
- qī sè七色
- guài shí怪石
- lù chéng路程
- zhèng xuán郑玄
- shuō dōng dào xī说东道西
- yāo qiú要求
- hā lǐ fā哈里发
- zhào yī照依
- shān shān lái chí姗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