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士
词语解释
秀士[ xiù shì ]
⒈ 德行才艺出众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德行才艺出众的人。 明 清 也称秀才为秀士。
引《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
郑玄 注:“秀士,乡大夫所考,有德行道艺者。”
《吕氏春秋·怀宠》:“举其秀士而封侯之,选其贤良而尊显之。”
高诱 注:“秀士,儁士。”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一:“三 楚 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唐 沉佺期 《枉繫》诗之二:“今代多秀士,谁能继明辙。”
《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大 唐 高宗 朝间,有一秀士,姓 王 名 勃,字 子安,祖贯 山西 晋州 龙门 人氏。”
国语辞典
秀士[ xiù shì ]
⒈ 德行道艺出众的人。
引《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
⒉ 泛指才华洋溢的读书人。
引《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七》:「三楚多秀士,朝云进 荒淫。」
近才人
⒊ 明清时的秀才。
最近近义词查询:
显露的近义词(xiǎn lù)
体态的近义词(tǐ tài)
参见的近义词(cān jiàn)
反映的近义词(fǎn yìng)
领导的近义词(lǐng dǎo)
年青的近义词(nián qīng)
垄断的近义词(lǒng duàn)
极度的近义词(jí dù)
打点的近义词(dǎ diǎn)
打针的近义词(dǎ zhēn)
情绪的近义词(qíng xù)
安置的近义词(ān zhì)
裸露的近义词(luǒ lù)
学问的近义词(xué wèn)
记忆的近义词(jì yì)
出现的近义词(chū xiàn)
廉价的近义词(lián jià)
收藏的近义词(shōu cáng)
超越的近义词(chāo yuè)
二月的近义词(èr yuè)
食言的近义词(shí yán)
不好的近义词(bù hǎo)
强烈的近义词(qiáng liè)
渴望的近义词(kě wàng)
土著的近义词(tǔ zh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