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
词语解释
郊野[ jiāo yě ]
⒈ 周代距王城百里谓之郊,三百里谓之野。统称“郊野”。泛指城邑之外的地方。《周礼》指乡遂大夫与公邑大夫的并称。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距王城百里谓之郊,三百里谓之野。统称“郊野”。
引《周礼·秋官·蜡氏》:“凡国之大祭祀,令州里除不蠲,禁刑者、任人及凶服者。以及郊野,大师、大宾客亦如之。”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郊野…… 郑众 曰:‘《司马法》云:王国百里为郊,二百里为州,三百里为野。’”
⒉ 泛指城邑之外的地方。
引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及欢爱、苟媚、佞説、巧辨之惑君也,犹炫燿君目,变夺君心,便以好为丑,以鹿为马;而况於郊野之贤、闕外之士,未尝得见者乎?”
唐 韩愈 《举马摠自代状》:“市井之间,盗贼未断;郊野之外,疲瘵尚多。”
清 孙枝蔚 《秋邨》诗:“残暑清郊野,农妇共安寧。”
王汶石 《大木匠》:“整整三十多天,哪里也没去过。郊野,在他的眼前,已经换了另一种装束。”
⒊ 《周礼》指乡遂大夫与公邑大夫的并称。
引《周礼·夏官·大司马》:“乡遂载物,郊野载旐。”
郑玄 注:“郊谓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也;野谓公邑大夫。”
贾公彦 疏:“‘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也’者,郊内有六乡,州长已下;郊外有六遂,县正已下,故知言郊有此二等人也。云‘野谓公邑大夫’者……公邑皆有大夫治之。故《司马法》云:‘二百里如州长,四百里五百里如县正。’是公邑大夫也。”
国语辞典
郊野[ jiāo yě ]
⒈ 郊外旷野的地方。
引《周礼·秋官·士师》:「正岁,帅其属,而宪禁令于国及郊野。」
《三国演义·第一一二回》:「见牛马、驴骡遍满郊野。」
近野外 原野
反市区
英语open area outside the city, countryside
最近近义词查询:
成绩的近义词(chéng jì)
沃土的近义词(wò tǔ)
老年的近义词(lǎo nián)
草泽的近义词(cǎo zé)
平安的近义词(píng ān)
规范的近义词(guī fàn)
心愿的近义词(xīn yuàn)
气象的近义词(qì xiàng)
和平的近义词(hé píng)
内里的近义词(nèi lǐ)
风险的近义词(fēng xiǎn)
若是的近义词(ruò shì)
不但的近义词(bù dàn)
指正的近义词(zhǐ zhèng)
床上安床的近义词(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
克服的近义词(kè fú)
明亮的近义词(míng liàng)
情绪的近义词(qíng xù)
格格不入的近义词(gé gé bù rù)
全部的近义词(quán bù)
宛如的近义词(wǎn rú)
干涸的近义词(gān hé)
发言的近义词(fā yán)
扮演的近义词(bàn yǎn)
按摩的近义词(àn mó)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