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
词语解释
典礼[ diǎn lǐ ]
⒈ 隆重地举行的仪式。
例开学典礼。
英ceremony; celebration;
引证解释
⒈ 制度礼仪。
引《易·繫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后汉书·延笃传》:“朝则诵 羲文 之《易》, 虞 夏 之《书》,歷 公旦 之典礼,览 仲尼 之《春秋》。”
宋 司马光 《稷下赋》:“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被品物,威加海隅。”
《元典章·兵部三·铺马》:“为治之道必先信其赏罚之道,尤宜重其典礼。”
⒉ 指某些隆重仪式。
引《清史稿·礼志八》:“二月, 文华殿 成,举行典礼。”
赵树理 《登记》四:“隔了一天,区公所通知村公所,说 小晚 和 艾艾 的婚姻是模范婚姻,要村里把结婚的日期报一下,到那时候区里的干部还要来参加他们的结婚典礼。”
⒊ 掌管礼仪。
引《孔子家语·五帝德》:“﹝ 帝尧 ﹞富而不骄,贵而能降, 伯夷 典礼, 夔 龙 典乐。”
《史记·郑世家》:“夫 齐,姜 姓, 伯夷 之后也, 伯夷 佐 尧 典礼。”
⒋ 指掌管礼仪之官。 周 时为太史。
引《礼记·王制》:“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
孔颖达 疏:“典礼之官,於 周 则太史也。”
国语辞典
典礼[ diǎn lǐ ]
⒈ 公开且庄重的仪式。
例如:「每年元旦,总统府前都会举行升旗典礼。」
近仪式
⒉ 典法礼仪。
引《易经·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文选·曹植·七启八首之八》:「赞典礼于辟雍,讲文德于明堂。」
⒊ 职官名。掌管礼仪,清末有典礼院,由礼部改设。
最近近义词查询:
一心一意的近义词(yī xīn yī yì)
孜孜不倦的近义词(zī zī bù juàn)
联盟的近义词(lián méng)
自欺欺人的近义词(zì qī qī rén)
当代的近义词(dāng dài)
骈体文的近义词(pián tǐ wén)
选取的近义词(xuǎn qǔ)
金钱的近义词(jīn qián)
红军的近义词(hóng jūn)
果然的近义词(guǒ rán)
关联的近义词(guān lián)
商铺的近义词(shāng pù)
生机的近义词(shēng jī)
主犯的近义词(zhǔ fàn)
回头的近义词(huí tóu)
巡回的近义词(xún huí)
合力的近义词(hé lì)
逐步的近义词(zhú bù)
打点的近义词(dǎ diǎn)
失常的近义词(shī cháng)
主持的近义词(zhǔ chí)
不妨的近义词(bù fáng)
遭遇的近义词(zāo yù)
塑像的近义词(sù xiàng)
洪水的近义词(hóng shuǐ)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