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成语词典事必躬亲事必躬亲的拼音
shìgōngqīn

事必躬亲


事必躬亲 (事必躳親 )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hì bì gōng qīn,事必躬亲是褒义词。。。。

事必躬亲

拼音读音

拼音shì bì gōng qīn

怎么读

注音ㄕˋ ㄅ一ˋ ㄍㄨㄥ ㄑ一ㄣˊ

繁体事必躳親

出处唐 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例子于舅太爷却勤勤恳恳,事必躬亲,于这位外甥的事格外当心。(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正音“亲”,不能读作“qìng”。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躬”,不能写作“公”。

辨析见“身体力行”。

谜语奉孝莫辞劳

近义词一本正经、身体力行

反义词好吃懒做、游手好闲

英语attend to everything personally

俄语всё дéлать самому

日语なにごとも必ず自分で処理する


※ 成语事必躬亲的拼音、事必躬亲怎么读由词典成语大全提供。

在线汉字转拼音






※ 与(事必躬亲)相关的成语及拼音:
床上安床 比喻不必要的重叠。
无妄之灾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令人神往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枝对叶比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易子而教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止于至善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善游者溺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风急浪高 形容风浪很大。
匡谬正俗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心烦意乱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超然物外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人面狗心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足衣足食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双柑斗酒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心服口服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过甚其词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困兽犹斗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忘乎所以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哀兵必胜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命途多舛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首尾两端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经国之才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翼翼飞鸾 指飞翔的样子。
角巾东路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来因去果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
双管齐下 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

最近成语拼音查询: 更多成语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