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宋代。苏轼。 半熟黄粱日未斜,玉堂阴合手栽花。却寻三十年前味,未饭钟时已饭茶。梦觉还惊屟响廊,故人来炷影前香。鬓发白尽成何事,一帖空存老遂良。(法贴中有褚遂良书云,即日,遂良须发尽白。)尺一东来唤我归,衰年已迫故山期。文章曹植今堪笑,却卷波澜入小诗。
[宋代]:苏轼
半熟黄粱日未斜,玉堂阴合手栽花。
却寻三十年前味,未饭钟时已饭茶。
梦觉还惊屟响廊,故人来炷影前香。
鬓发白尽成何事,一帖空存老遂良。
(法贴中有褚遂良书云,即日,遂良须发尽白。
)尺一东来唤我归,衰年已迫故山期。
文章曹植今堪笑,却卷波澜入小诗。
半熟黃粱日未斜,玉堂陰合手栽花。
卻尋三十年前味,未飯鐘時已飯茶。
夢覺還驚屟響廊,故人來炷影前香。
鬓發白盡成何事,一帖空存老遂良。
(法貼中有褚遂良書雲,即日,遂良須發盡白。
)尺一東來喚我歸,衰年已迫故山期。
文章曹植今堪笑,卻卷波瀾入小詩。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近现代:
叶云峰
一帘凉月一曲歌,响遏行云俗虑磨。料得吴门佳子弟,豪情胜慨此时多。
一簾涼月一曲歌,響遏行雲俗慮磨。料得吳門佳子弟,豪情勝慨此時多。
唐代:
苏颋
在昔尧舜禹,遗尘成典谟。圣皇东巡狩,况乃经此都。
楼观纷迤逦,河山几萦纡。缅怀祖宗业,相继文武图。
尚德既无险,观风谅有孚。岂如汾水上,箫鼓事游娱。
在昔堯舜禹,遺塵成典谟。聖皇東巡狩,況乃經此都。
樓觀紛迤逦,河山幾萦纡。緬懷祖宗業,相繼文武圖。
尚德既無險,觀風諒有孚。豈如汾水上,箫鼓事遊娛。
宋代:
许应龙
龙飞天子揽英雄,旧德欣逢泰道通。
丹诏果然颁北阙,彩舟行矣驾东风。
龍飛天子攬英雄,舊德欣逢泰道通。
丹诏果然頒北阙,彩舟行矣駕東風。
近现代:
龙榆生
看一枝、春色逐人来,双脸晕潮妆。对遥山斜睇,修篁倦倚,照影寒塘。
曾是霜侵雪压,岁月去堂堂。留得芳心在,省识东皇。
看一枝、春色逐人來,雙臉暈潮妝。對遙山斜睇,修篁倦倚,照影寒塘。
曾是霜侵雪壓,歲月去堂堂。留得芳心在,省識東皇。
明代:
霍与瑕
楼船出京口,晨潮来东海。望望怀中人,沧洲隔烟霭。
春风吹短箫,棹歌声远遥。棹歌自西上,思心随落潮。
樓船出京口,晨潮來東海。望望懷中人,滄洲隔煙霭。
春風吹短箫,棹歌聲遠遙。棹歌自西上,思心随落潮。
明代:
黄省曾
四十时,履方砥节名誉扬。二府九列共翱翔,龙楼佳宴飞玉觞。
归来意气何洋洋,艳妻爱子牵锦裳。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柰乐何。
四十時,履方砥節名譽揚。二府九列共翺翔,龍樓佳宴飛玉觞。
歸來意氣何洋洋,豔妻愛子牽錦裳。高堂朱戶奈樂何,高堂朱戶柰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