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坛夜见海
登天坛夜见海。唐代。李益。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仙人携我搴玉英,坛上夜半东方明。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八鸾五凤纷在御,王母欲上朝元君。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九州下视杳未旦,一半浮生皆梦中。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唐代]:李益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仙人携我搴玉英,
坛上夜半东方明。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
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八鸾五凤纷在御,
王母欲上朝元君。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
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九州下视杳未旦,
一半浮生皆梦中。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朝遊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壇月邊宿。仙人攜我搴玉英,
壇上夜半東方明。仙鐘撞撞近海日,海中離離三山出。
霞梯赤城遙可分,霓旌绛節倚彤雲。八鸾五鳳紛在禦,
王母欲上朝元君。群仙指此為我說,幾見塵飛滄海竭。
竦身别我期丹宮,空山處處遺清風。九州下視杳未旦,
一半浮生皆夢中。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羨門子。
唐代·李益的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 李益的诗(183篇) 〕
清代:
陈恭尹
与君违世尚,勿复叹蹉跎。把钓徒缘木,逢山每树荷。
秋冬元肃杀,虞夏几讴歌。倘值吾□子,从公亦荷戈。
與君違世尚,勿複歎蹉跎。把釣徒緣木,逢山每樹荷。
秋冬元肅殺,虞夏幾讴歌。倘值吾□子,從公亦荷戈。
宋代:
刘克庄
我与蒙倛相类,君似季咸而非。
老子曾传口诀,道人勿泄天机。
我與蒙倛相類,君似季鹹而非。
老子曾傳口訣,道人勿洩天機。
清代:
顾信芳
雨过晴窗,参差花影和帘捲。袖罗寒浅。独立闲庭晚。
新雁横空,天写秋云怨。斜阳岸。乱愁千点。落叶西风满。
雨過晴窗,參差花影和簾捲。袖羅寒淺。獨立閑庭晚。
新雁橫空,天寫秋雲怨。斜陽岸。亂愁千點。落葉西風滿。
:
倪元璐
乍似蛾穿出茧关,惭人丝锦索痴顽。不开后閤主投辖,几失藏舟天赐环。
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诉朱殷。拚将髀肉填鞍债,耐看朝回马上山。
乍似蛾穿出繭關,慚人絲錦索癡頑。不開後閤主投轄,幾失藏舟天賜環。
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訴朱殷。拚将髀肉填鞍債,耐看朝回馬上山。
明代:
李梦阳
大梁城东云出雷,捩风拖雨故徘徊。黄鹂坐树深无语,紫燕衔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为早冢,不闻神女傍阳台。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来。
大梁城東雲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鹂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台。火雲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
王镜寰
为傍岩腰筑一椽,好留遗迹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侧帽填词韵事传。
塔影写残衔岭月,钟声穿破隔溪烟。吟诗结社人伊往,且访高僧学坐禅。
為傍岩腰築一椽,好留遺迹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禅。